歡迎蒞臨:慈濟人文喜閱書苑!

六祖惠能──禪源曹溪

庫存: 現貨

原價: NT$380

特價: NT$340

作者:李明書編撰 
ISBN:978-986-98029-1-8
出版日期:2019.8初版
400頁/15×21公分/軟精裝/雙色

六祖惠能──禪源曹溪

雙擊圖片以瀏覽完整大小

縮小
放大

詳細資料

「本來無一物」,直指吾人自性無染;
「不思善、不思惡」點撥眾生本來面目。
一介樵夫繼承法衣,白刃臨頸亦如春風。
六祖惠能曹溪說法,觀機逗教、以心傳心,
終得「一花開五葉」,展開中國禪宗璀璨史頁!

  

在浩瀚的佛教大藏經中,《六祖壇經》是唯一由中國人述著的佛「經」,可見六祖的開示被後世佛教僧俗視為佛說,其教法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為何六祖惠能如此重要?為何「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他的求法及傳法過程如何波瀾萬丈?他又為中國佛教帶來怎樣的新氣象?六祖的生平與其教法的奧義,將在本書中為讀者娓娓道來與解析。

    

目錄

〔編輯序〕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推薦序〕不可思議的六祖惠能       高柏園

     於「似懂非懂」間體悟禪意    黃國清

〔編撰者序〕向無分古今的禪宗大師致敬

 

示現

緣起:從菩提達摩到五祖弘忍

今以釋迦文佛首傳摩訶迦葉尊者……二十八,菩提達摩尊者;二十九,慧可大師;三十,僧璨大師;三十一,道信大師;三十二,弘忍大師;惠能是為三十三祖。

一葦渡江:達摩初祖

斷臂求法:二祖慧可

祕不傳法:三祖僧璨

承先啟後:四祖道信

東山法門:五祖弘忍

 

第一章 求法的樵夫

大師曰:「佛性之理,非關文字能解,今不識文字何怪?」眾人聞之,皆嗟歎曰:「見解如此,天機自悟,非人所及。」

以法惠施,能作佛事

求法因緣

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頓覺空坐

 

第二章 受付衣缽

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佛性無南北:初見弘忍

碓坊生活

詩偈顯悟境

傳衣付法

 

第三章 遁隱潛藏

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渡江南行

避難獵人隊

 

第四章 法性寺剃度

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

幡動?風動?

不二之法

正式剃度

 

第五章 返回曹溪

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

弘忍圓寂

擴建寶林寺

大梵寺說法

《金剛經》妙義

「般若三昧」的應用

 

第六章 為韋刺史說法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

福德與功德

佛國淨土在心中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第七章 南頓北漸、神秀推崇

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

六祖避難石

頓漸之分

志誠「盜法」

張行昌行刺

 

第八章 隨境說法、直指人心

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誦經久不明,與義作讎家。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常御白牛車。

一言即頓悟:曹溪法海

心迷《法華》轉:洪州法達

身智融無礙,應物任隨形:壽州智通

自性覺源體,隨照枉遷流:信州智常

開示涅槃真樂:廣州志道

聖諦亦不為:青原行思

修證即不無,汙染即不得:南嶽懷讓

言下契悟,一宿而去:永嘉玄覺

二十年所得,都無影響:智隍得道

只解塑性,不解佛性:西蜀方辯

是痛不痛:荷澤神會

惠能沒伎倆

上表辭疾,願終林麓

煩惱即菩提

國之福田

 

第九章 春草池塘惠能夢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

說法不失本宗

授〈真假動靜偈〉

傳法不傳衣

歷數禪宗傳法世系

臨終前授〈自性真佛偈〉

端坐圓寂

 

第十章 六祖身後

達摩所傳信衣、中宗賜磨衲寶缽、及方辯塑師真相,并道具,永鎮寶林道場,流傳壇經,以顯宗旨。

六祖歸曹溪

張淨滿盜頭

賜諡大鑑禪師

滑臺辯法

 

影響

壹.惠能的主要思想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

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定慧一體

直心是道場

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

受戒說法,不離自性

三科法門與三十六對法

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

 

貳.惠能與《壇經》

六祖大師平昔所說之法,皆大乘圓頓之旨,故目之曰「經」。其言近指遠,詞坦義明,誦者各有所獲。

敦煌本

惠昕本

契嵩本

宗寶本

 

參.燈燈相續——惠能之弟子及法脈傳承

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青原行思

南嶽懷讓

荷澤神會

 

附錄

惠能大師年譜

參考資料


【推薦序】

不可思議的六祖惠能

◎高柏園(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禪宗以不立文字、明心見性、頓悟成佛為教,而禪師自身其實就是一大公案、一大故事,靜待吾人善參。將惠能大師一生以傳記方式表現,不但本身深具意義,更是與其生命智慧如如相應。

惠能大師一生充滿傳奇與種種不可思議!一介樵夫,居然獨受衣鉢,不可思議!因緣不足,深隱獵群,不可思議!弘法天下,殺活痛快,不可思議!凡此種種不可思議,其實正是惠能大師一生之行誼道範,而傳記體更是將此不可思議融入不可說的日用平常,可謂深得禪趣,獨契禪機。

依惠能,心性是一,即自性般若;愚人善人佛性本無差別,其愚智之別,端在迷悟不同;是以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所謂識自性般若,只是一「覺」字;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佛性我固有之,而此性之發用乃在心上說,而此心又是對應一切因緣而起用;是以先明心而能見性,而此明心非他,即心之自覺自悟而已。

今心之相應一切法而起用,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而開悟;凡是抽離現實生命之種種而求一超越之自性,皆是一種抽象之偏執,如執空為一物一般。惠能大師批評臥輪禪師,而自謂無技倆,其實就是老老實實在當下反省自覺,明心見性,見性起修;若不明心、不覺性,凡一切皆執,何修之有!

果如此,則惠能大師之傳記,便是對生活的親切體會,忠實契入。此中既無臥輪禪師之不凡技倆,亦無須如神秀上座時時以拂拭塵埃為教,反而應抓住頭腦,當下自覺,此方法為生死關頭,便宜不得也。

宋明理學朱陸鵝湖之會,其中便論及工夫修養次第問題;朱子主張先涵養後察識,而象山則強調先察識後涵養。今神秀上座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者,即是先涵養吾人之心,使心靜理明,而後合於道;而象山則認為若不先識本心,只是涵養其實無根,都是外緣工夫而已!此則與惠能之教頗為相應。

同時,既是自識本心,則此中單在一「覺」字,無更多糾葛,是以特顯一簡易之教。惟此簡易之教可謂石頭路滑,非利根大器,亦不足以承此大教密意也。

李明書博士性情溫厚,勤學多聞,尤以儒家哲學、佛教哲學見長,而更以生命哲學、生命倫理學為切入點。從其博士論文《佛教經典視角的性別哲學研究》,正見其特有之研究進路與成果,其獲「如學禪師佛教文化博碩士論文獎學金」之肯定,可謂實至名歸。既是關心生命教育,是以此次對《六祖惠能》之撰寫,一者可以繼續開發其對生命哲學之關懷,二者可以以簡易之文字接引讀者,誠為學界之美事也。

與李博士相識十餘年,見其勇猛精進,劍及履及,後生可畏,信哉斯言。今《六祖惠能》付梓出版,吾為明書博士賀,也為讀者諸君慶,佳作先嘗,不亦快哉!是為序。

 

【推薦序】

於「似懂非懂」間體悟禪意

◎黃國清(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副教授暨所長)

六祖惠能是促使中國禪宗在思想與禪法上發生巨大轉折的傳奇性人物,他所講述的《六祖壇經》是唯一獲稱為「經」的中國佛教著作。惠能這個名字在東亞廣為人知,更傳頌到歐美,《六祖壇經》亦可說是一部世界名著。相較於惠能與《六祖壇經》的名氣高顯、影響面廣,但真能理解其深刻禪法意趣者其實並不多。

這是一部富含文學趣味的傳記式語錄,卻蘊有非常精深的智慧領悟,其語言表達是精煉的,多為精神悟境的直接流露,有其言外之意;加上不明說修學理路與次第,需上等根機者方能明其奧義。大多數讀者披覽《六祖壇經》,就這樣似懂非懂,精神境界好像有所推進,又懷著許多疑惑。

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帶來中國的是印度禪法,以《楞伽經》為宗,其中融貫了如來藏、唯識說與菩薩修證次第,以經典教理支撐禪悟心宗。到了五祖弘忍的東山法門,既沿襲《楞伽經》的禪法,又凸出《金剛經》的般若空性法門,這同時是漸悟轉向頓悟的契機。

五祖門下優秀弟子神秀偏向漸悟禪法,傳法北方,獲得帝師殊榮;惠能則深悟《金剛經》,提出頓悟途徑,潛跡南地,廣教禪門英才。神秀與惠能之間的關係並非如《壇經》所見那麼緊張;文獻記載,神秀晚年被召入宮,因年事已高,而向皇帝推薦師弟惠能。《六祖壇經》中不免攙入弟子們的正統之爭,誇大了付法過程的傳奇色彩;其實,頓悟與漸修二種禪法進路應非如此涇渭分明,只是北宗、南宗各有著重的面向。

既然《六祖壇經》是智慧悟境的呈現,如果遇不上真開法眼的大善知識傳遞心宗,中下根機者如何通過文字以把握其間奧義?解說較了義的經典教說不失為提升智慧的良好憑藉,可幫助了解《六祖壇經》的真理意涵。惠能並沒有那麼排斥語言文字,極端不立文字是出自後學的主張。他依弘忍講解《金剛經》而開悟,聽聞他人轉述經典文句即能依所悟真理一以貫之。

確實,究竟真理悟境是離言說的,但離開了語言文字,真理也無從傳遞。《中論.觀四諦品》提醒佛教行者:「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以指示月,依手指方向始知月在何處,只是而要能見月忘指。

李明書博士原就讀中國文學系,擁有良好的現代中文表達能力;後轉入哲學博士班深造佛教哲學,對佛經教理具備專業學養。他結合這些能力撰寫《六祖惠能》,內容頗佳,希望我能為此新書寫序,這是末學的榮幸。

詳閱此書,個人覺得有幾點特色:一、文字淺近優美,助益現代讀者了解惠能的生平與思想。二、連結佛經教理,使《六祖壇經》的思想更加顯明,有利閱讀者獲得深入的理解。三、帶入學術見解,於必要處提供學術知識以釐清可能的混淆,又不妨礙行文流暢。

這是一本以學術涵養為基礎而以大眾讀者為對象撰寫的佛教著作,其中不乏作者個人的創新觀點,堪為佳作,本人非常樂意推薦。

 

【編撰者序】

向無分古今的禪宗大師致敬

這次能有撰寫此本《六祖惠能》的因緣,首先來自於東海大學哲學系蔡家和教授向慈濟出版部編輯賴志銘博士推薦,而後獲得志銘兄肯定,給予我充分的時間與空間發揮。

初接此案時,除了研讀《六祖壇經》之外,也一邊蒐羅坊間已經出版的傳記,思索本書的定位,以及在相同類型的書籍之外,還能提出什麼創新的作法。拜讀楊惠南、溫金玉等諸位前輩學者所撰的《惠能傳》後,實已感到十分佩服;前輩們對於惠能大師思想的解讀、生平背景的考證,已是深入而詳盡,以自己對於禪宗思想粗淺的認識,實難以出於其右。規畫良久之後,設想在符合史實的條件之上,增強故事性,並將《壇經》的義理,盡可能以老嫗能解的文字表達,或許是拓展其可讀性與特殊性的出路。

擬定此目標之後,原是非常欣喜;因為,就自己研讀佛教經論的經驗發現,以概念解釋概念,或者以艱澀的文字解讀經文,往往不是什麼困難之事。然而,開始動筆才發現,要以淺白的文字解釋艱深的經典,才是不易之處;尤其以《壇經》的文字而言,許多地方已具有口語特色,要再以不同的文字表達,唯恐失去原意。

依據於這些考量,我盡可能累積大量的詞彙,對照《壇經》與現今語境的差異,將惠能大師說法的對象,設想成今人、而且是今日對於佛法無任何基礎的人,如何去理解這些道理以及唐代的口語。每寫就一定之段落,便請家人或友人先行閱讀;若仍有不懂之處,則進行調整。反覆數次之後,才定下文字。

惠能大師的生平遭遇,是另一個難以處理的部分。依照中國撰史的體例可知,能夠被詳細記錄史書並考證的人,除了帝王家之外,便是歷代之重臣;否則,即便是當代知名人士,頂多只能由相關的野史、零星的記載、或在他人的傳記中拼湊出此人的全貌。惠能大師固然著名於古今,然而其身分亦是如此;尤其他的宗教身分,使其傳說之中夾雜些許神通、神蹟的成分,令人難辨真偽。

本書雖也收錄了部分這般「不可思議」的記載,例如「張其昌行刺惠能、以刀砍惠能而毫髮無傷」之事;然而,經由這些故事所能帶給讀者的啟發,其價值相信是大過於其真實性的。關於這一點,讀者們不論在閱讀本書或相關著作時,皆應有如此的認知。

是故,本書雖非嚴謹的學術之作,但過分誇張的傳說,或者僅見於單一坊間書籍的記載,則通常不予收錄。在這樣的條件下,本書一方面加強思想文本的解讀,另一方面則加入某些情節的設想以增加傳記的可讀性。

例如,惠能大師與父母、弟子之間的相處細節,以及第一部分第四章穿插了若干做為結語的對聯,皆是在不妨礙正文與史傳的真實性下所增添的情節。這部分雖具有杜撰的色彩,但整體架構的真實性是經過相當程度的考證而無庸置疑的。

整體而言,相較於坊間既有的《惠能傳》,本書希望能再展現出不同的敘事風格,希望對於一般讀者的閱讀,以及學者之間如何解讀佛教義理,皆能有所助益。

筆者藉由本書的撰寫,得以更為全面地認識惠能大師,終於逐漸明白大師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及其思想歷久不衰、影響後世深遠的原因;除了以淺顯而近乎口語的語言表達深奧的佛法、而且又能直指佛法的核心之外,還注重實際的踐履,以身作則,不分貧富貴賤地陪伴時人共同修行。影響至今,上承自禪宗的各大祖師,皆具有這樣的特質。

將全書定稿後,其實仍多有未盡之處。如同多數的思想經典,越是研讀,則越覺得有寬廣的詮釋空間,是吾人所未能表達之處,才因此不斷有人從不同的視角、語言等面向,為其提出嶄新的見解。雖是如此,每個階段、時代為經典所下的註腳,總須先有個段落,後人才能在前人的見解上持續地思考、翻越;本書遂也在一定的自我檢視與審核之下,付梓出版。

因預定的撰稿期間內,遭逢內人祖母逝世、至境外進行嶄新的工作、舉家搬遷等諸多事務,導致進度一拖再拖,對於志銘兄甚感歉意!同時也因志銘兄與慈濟人文志業中心的包容,而充滿無盡的感激之情!

除此之外,恩師高柏園教授與南華大學宗教所黃國清所長,在接受筆者邀約之後,義不容辭地表示支持與鼓勵,於百忙之中為本書撰寫寶貴的序文,使本書增添無上的光彩,也見出兩位師長對於晚輩的提攜盛情。

不可或缺的,內人在這過程中的陪伴,使我倍有動力;另有兩隻博美小犬不時地吠叫打斷,雖多少拖延了一點進度,卻也是對於自身修養的鍛鍊。本書不僅在自我認可的標準下完成,個人的耐心與毅力亦是增加不少。

謹將撰寫本書的功德,迴向給已逝的親人,以及促成此善因緣的所有人事物。

Copyright ©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註記:以上任何文字影音著作皆屬慈濟版權所有。
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重製、轉貼、節錄及不得以任何方法曲解畫面原意,未經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利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