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蒞臨:慈濟人文喜閱書苑!

修與行

庫存: 現貨

NT$360

作者:劉濟雨
ISBN:9789866292705
出版日期:2015.12初版
416頁/ 15×21cm/ 平裝/ 黑白

修與行

雙擊圖片以瀏覽完整大小

縮小
放大

詳細資料

十多年來,作者和其他慈濟志工時常交流菩薩道修行路上種種疑難雜症。

本書將這些提問篩選、彙整、歸納、分類,再秉持大乘佛法的思想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作答。

共分為〈解惑篇〉、〈行經篇〉、〈淨心篇〉、〈修行篇〉、〈其他篇〉五部分,以問與答的方式條列,期望讀者能以聞一知十、一聞千悟之智慧去觸類旁通,一理通而萬理徹,目標為破疑解惑,解脫惑障。

作者簡介
劉銘達
法號濟雨,生於基隆。

1983年 在台北創立上橋製衣工業有限公司。
1988年 赴馬來西亞馬六甲投資,成立上橋製衣工業(馬)有限公司。
1993年11月17日 生平第一次參訪花蓮靜思精舍,並皈依證嚴上人座下。
1994年、1995年 擔任馬六甲州台商協會會長。
1996年、1997年 擔任吉隆坡中華台北僑校執行董事。
1999年、2000年 擔任馬六甲州台商協會會長。
2001年12月 結束馬來西亞製衣廠事業,擔任全職志工。
1994年至2001年 擔任慈濟馬六甲分會暨吉隆坡支會負責人。
2001年至2010年 擔任馬六甲分會執行長。
2003年至2012年 擔任新加坡分會執行長。

著有《心靈四神湯》、《讓生命展翅高飛》、《慈濟道上問與答》、《心靈寄語》及《證語的曙光》、《心路》等書。

目錄
【自序】

【解惑篇】

【行經篇】

【淨心篇】

【修行篇】

【其他篇】

自序
二○一四年用一個字代表台灣,經網路問卷民調,答案是一個字:「假」。原因應該是大多數人認為現今社會充滿許多不真不實的言論,以及許多以假亂真的負面訊息,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與喧染,以滿足聽眾與觀眾們耳根與眼跟的刺激。在如此的的時空背景之下,台灣社會變成道聽塗說、以訛傳訛、危言聳聽、無中生有、譁眾取寵、興風作浪、汙衊扭曲……等等亂象層出不窮。政治動盪加上是非混淆,人們長期在這樣的生活情境中耳濡目染,心靈遭慢性毒染,社會價值觀嚴重偏差而不自知,影響所及是這樣的社會人心很難安穩與祥和。因此,二○一五年如果也要用一個字代表台灣,則非「亂」莫屬。

一個人的心如果充滿著負面思想,就會聽到很多負面的訊息,也會以負面的思維去解讀所發生的事情,這樣的人當他聽到不正知見時,因心無正念,所以很難以正知正見去以正破邪。因此,心中如果無法築起一道以正信與正念為基礎的防火牆,則要在這五濁惡世的濁浪滔滔中脫困而出,那是很困難的事情。處在這樣的濁世中,已入佛門的人都會因此而起心動念、搖搖晃晃,甚至有自己的定知定見、妄知妄見而難以解脫知見,更遑論尚未學佛的人。所以,佛家才說:「眾生起心動念,如來悉知悉見」。無論在甚麼地方,或隱密到沒有人看得到,自己的起心動念即使可以瞞過別人,也瞞不了佛陀。心中有正覺則對自己的起心動念了然於心,也才不會隨境流轉。

佛法的最高價值在於能與生活及工作結合,更在於能在邪知邪見充斥之際立即升起一念無所住之心。所學之佛法如果不能在亂世或亂境中起撥亂反正的妙用,或不能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那學佛就是白學了,所學佛法也就失去它的價值了。而造成這樣的原因就在於學佛不是活學,而是死讀。所以才說:學佛要活學,學後要活用,這樣才是「人間佛教」,也才是「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

二○一五年八月,蘇迪勒風災襲台,重創新北市的烏來山區,整個溫泉區滿目瘡痍、汙泥淤積。慈濟基金會在八天之內動員了一萬兩千人次一梯接一梯前往清掃,這些志工大多數是年過半百以上,有些甚至是向公司請假前往,只因上人的呼籲而各自積極動員前往救災。由於災區涵蓋很廣,因此證嚴上人積極呼籲正在放暑假的年輕人要走出來投入災區,這樣災區復原的速度才會快。然而,年輕力壯的志工人數還是不多,曾質疑慈濟人在哪裡的那些人,現在很需要您的一份愛心投入,但卻不知您在哪裡?烏來是台灣北部最出名,歷史最悠久的溫泉區,有多少人曾攜家帶眷在這裡享受過泡湯及聚餐的天倫之樂。然而,現在烏來受重創,正期待外界給於協助清理家園之際,這些人現在又在哪裡?患難見真情,這才是溫馨祥和的社會,這需要人人一邊把愛找回來,一邊讓愛傳出去,這樣才是對我們整個社會及下一代做最好的機會教育。

八仙塵爆發生之後,有人故意質問:「慈濟人在哪裡?」其實,你如果都待在家裡,當然就不會知道慈濟人在哪裡,你如果來慈濟聽聽八仙塵爆傷患家屬面對年輕孩子死傷的心靈煎熬,與慈濟志工爆炸現場協助救災的心路歷程,你就會知道慈濟人永遠在苦難人的心裡。因為,塵爆一發生後,慈濟人就已在災區裡,更在每一間醫院裡,除了發放急難慰問金,也一路陪伴膚慰傷患者的家屬。二○一五年九月初,上人行腳至關渡園區,其中一天安排了烏來災區的幾位里長,與八仙塵爆出院傷者及其家屬,前來與上人及慈濟志工們溫馨交流。心得分享中,災區里長與塵爆家屬道盡對慈濟即時馳援與膚慰的無盡感恩。爆炸發生之後,全台灣包括台北在內有五十二間醫院收留塵爆患者,而至今慈濟志工在這五十二間醫院裡仍進行著長期陪伴膚慰的工作。

由於塵爆燒傷者的復原時間會很長,證嚴上人指示每一個傷患家庭由固定一組志工長期陪伴與協助。至今,許多傷患已返家,居家關懷之工作也是持續進行著。大災難中慈濟人的快速動員救災,與後續長期的心靈膚慰,這種人間的至情至性就是社會祥和的珍寶。台灣無以為寶,就是以愛為寶,所以才叫做寶島。然而,很遺憾地,報章媒體卻對這樣的大愛事蹟沒有興趣報導。所以,電視觀眾們如也能兼看大愛台,則可以看到全球慈濟人無處不在,而這股大愛力量其源頭就是來自台灣,這就是希望。

發生在二○一五年四月底的尼泊爾世紀大地震,末學在上人指示下,一行十多人在災後第二天即啟程前往勘災及救災,一直到同年九月,慈濟團隊還在那裡進行中長期的重建計畫。其實,與末學以前去過的斯里蘭卡海嘯及菲律賓海燕風災一樣,災後一個月幾乎大部分的非政府組織都已離開,然而慈濟正是中長期的援建才要開始,這是慈濟救災「跑在最先,做到最後」的理念與做法,無論國內國外都是一樣。所以,當有人在問慈濟在哪裡時,上人自信地回道:「慈濟人是無處不在!」上人也曾對發願要常住在災區的委員慈示說道:「做慈濟不要把自己定在某一個地方,而是要無處不在。」言簡意賅,發人深省。

上人曾開示:「隱惡揚善是一種美德,但如果是非分不清就很要不得,因為這會造成心智成長的挫折。」這是指「隱惡揚善」而言。設若是「隱善揚惡」,則社會不亂才怪。君不見每天千百位慈濟志工在烏來清理災區時,整條巷道一片藍天白雲志工,不要說在台灣,也是全球少見的救災景象,這更是台灣人以善為寶的愛心奇蹟。然而,媒體對暴力、煽情、血腥、示威、抗議、八卦、兇殺……等等的新聞情有獨鍾,對這種守望相助、敦親睦鄰以及人性光明足以作為社會教育的新聞卻揚善不足。隨師時,有一天末學向上人訴說台灣媒體之亂象與顛倒,上人語重心長說道:「還好有大愛台!」

一九九九年八月,慈濟大愛電視台正式啟用。當初上人要籌備大愛台之前先去拜訪公視,返回台北分會時,對在場的委員說道:「參訪公視之後,我才知道蓋一個電視台需要花這麼多錢,聽了之後我都手軟腳軟!」然而緊接著又說:「即使手軟腳軟也是要做!」末學當時被上人如此堅毅不拔的精神及宏觀的遠見所震撼,現在回想足見上人異於常人的高瞻遠矚,令人敬佩。也有一次一位志工問上人:「我們只有一台大愛台,台灣卻有這麼多電視台,這樣清流拚得過亂流嗎?」上人回道:「難道我們不想拚拚看嗎?」言下之意,清流雖小,卻猶如一道曙光,至少還有希望,沒有清流就完全沒有希望了。

上人說:「有為法與無為法需透徹了解,才有可能自轉法輪。」並說:「疑悔悉除,即得入於實智之中,要入實智,才能見實相。」社會亂象與生活亂境就是一種境相,而覺者與迷者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境相取捨的能力不盡相同,這需要入實智,才有可能洞察真相。學佛者必須培養能力,透過人間俗事去體悟真理。人間俗事就是有為法,諸佛妙理就是無為法;有為法是妙有,無為法是真空。非空非有,空有不著兩相,這樣就是實相。即使做不到移風易俗或改政移風,至少也要讓自己站穩腳步並立於不敗之地,也就是至少不要被亂境纏身而糾纏不已、身不由己,要這樣就必須先做到「疑悔悉除」。要疑悔悉除,就須破疑解惑,要婆疑解惑,就須問對問題也問對了人,這樣才會找到正確答案。

集合貪、瞋、癡三毒之煩惱即為「惑」,所以能斷惑則能斷煩惱之苦,使煩惱不生業。見思惑是見解上的迷惑,這樣的惑業也是會令人無法輕安,生活不輕安就是苦。「見思惑業不止,大法難投」,因心中尚存疑法與疑惑而致信根不足,信根不足則正法難入心。佛陀對疑法及疑惑所開立的藥方跟對治煩惱掉舉的藥方是一樣,就是「親近善士」及「修練正法」。要親近善士就要入人群,要修練正法就要入經藏。善知識能啟發我們的智慧,真實法能指點我們的迷津。現今癲狂慌亂的濁世中,唯有入群的外行與啟智的內修兩者相輔相成,如此才有可能做到以慈導悲、以悲啟智,也才有可能透過悲智雙運去破疑解惑而令惑障解脫,做得到就是「為癲狂慌亂作正念」。

《修與行》是末學繼《方便與真實》之後再度出版的新書。整本書都是以問與答的型態進行編輯,書中收納了許多菩薩道修行路上的種種提問,每一題的答覆自三百至六百字不等,務求解說詳盡。十多年來,末學參與無數次的海內外志工培訓課程、幹訓營以及各種生活營等等的講課,有時有雙向交流時,大家都會提出菩薩道修行中,或人生旅途中所碰到的種種疑難雜症,末學將這些提問篩選、彙整、歸納、分類,再秉持大乘佛法的思想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作答。因此,解答的角度著重在「從方便走入真實」,以及「藉人間俗事顯真理」,並從中印證「慈濟宗門人間路,靜思法脈勤行道」的權實一體。菩薩道的修行如能理事雙融、解行並重,自然就能藉問題顯佛理、藉俗事顯真理。問題破解了,則茅塞頓開、豁然開朗。相反地,問題久置心中不去化解,或疑惑長存心中不去釋疑,則由疑生惑,由惑生無明,如此先不要說要無明變光明,或問題變菩提,要讓生活輕安自在都會是很困難的事情。 上人說:「對慈濟的法門要舊法新知、新法必知,才能對外面的質疑提出正確的解說。如人家有質疑,而我們卻解說的不清不楚,這樣會陷慈濟於不義。」破疑解惑之後,就是要讓無量妙法悉現在日常生活中,這樣就是「無量法門,悉現在前」,這個「前」指的就是人群。法能在人群中得到印證與妙用,如此才能「得大智慧,通達諸法」。法門如果一成不變,就無法觀機逗教,所以法門不是八萬四千而已,而是無量,此乃眾生無邊,所以要度無邊眾生,就要學習無量法門,因此才說「法門無量誓願學」。一成不變叫做「方法」,千變萬化才叫做「妙法」,方法要妙用且對機才會成為妙法,這就是一乘真實法無上甚深微妙,以及正信佛法的博大精深之處。

《修與行》書中所答之疑問,雖不能涵蓋問題之全部,然期望讀者能以聞一知十、一聞千悟之智慧去觸類旁通,一理通而萬理徹,目標就是要轉迷成悟,轉識成智。一聞千悟的「聞」是聞方便法,「悟」是悟真實法。「佛法雖多,不離權實,權實之外,別無他法」。因此,方便不離真實,真實不離方便,謂之「權實一體」。簡言之,閱讀或學習過後,仍需實踐力行、實際體驗;行入苦難深處之餘,也須再深入經藏、增長智慧。如此,依經入道、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福慧雙修。

人群中是「無處不道場,無人不是法」。有緣者,遠在他方亦覺;無緣者,近亦不知。佛陀的弟子們,一直到佛說法華之後才深知自己過去其實都是在一乘裡,卻從不信有大乘,就如身懷明珠卻自以為是貧窮子一般。同樣的道理,其實我們身邊都是佛法,但碰到問題時卻找不到方法,這是我們需深自警惕之事。值此書出版之際,末學深深許期許同修們及讀者們,能對所答之問題能茅塞頓開、有所受益。之後,大家也能互相鞭策、相互惕勵,同時也企盼先進前輩們能不吝給於末學指導與賜教。無盡感恩!

更多精彩內容

Copyright ©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註記:以上任何文字影音著作皆屬慈濟版權所有。
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重製、轉貼、節錄及不得以任何方法曲解畫面原意,未經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利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