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蒞臨:慈濟人文喜閱書苑!

大千世界系列《發現台灣大地奧秘》

庫存: 現貨

NT$200

本書另有DVD販售,可搭配閱讀/
作者:吳立萍/
ISBN:978-986-6644-53-5/
出版日期:2011/3/30

大千世界系列《發現台灣大地奧秘》

雙擊圖片以瀏覽完整大小

縮小
放大

詳細資料

(本書另有同名DVD販售,可搭配閱讀)

本書帶領我們探索臺灣島大地的知識樂趣,
同時擴大觀看自然環境的視野與深度,
|藉此瞭解福爾摩沙的豐富生活資源和生態環境,
讓我們可以驕傲的說:臺灣真的是一座美麗之島!
 

【作者簡介】吳立萍
曾任職人文及自然科學類雜誌、出版社多年。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專刊主編,另有作品散見於《自由時報》、《國語日報》、《小牛頓》雜誌等。著有《世界地理》、《台灣地理》、《動物園明星步道》、《三峽--李梅樹藝術步道》、《野柳--金山步道》、《台灣的老鄉鎮》,及繪本《青蛙的婚禮》、《蜻蜓變身記》等十數種出版品;曾為大愛電視台「經典」節目撰寫腳本。入圍第三十屆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類最佳著作人獎。
 


•目錄

出版緣起──深入探索, 更覺美好 /謝元凱

1.山起山落蓬萊島
台灣島的身世正是寫在山起山落間:從今生看到前世的縮影,從今生預見來世的改變;彷彿它的前世、今生與來世,同時交會於這座福爾摩莎……

2.岩石的祕密
大地奧祕,千變萬化,卻埋藏深鎖在岩石之中。面對這一部無字的台灣地質史書,唯有透過不斷探究,才能一窺其中的無盡寶藏。

3.阿里山山脈
阿里山山脈擁有千年的檜木、俊秀的山嶺、深幽的溪谷、險峻的斷崖、以及奇岩巨石等豐富景觀;然而,這些景觀卻與它脆弱的地質有著密切關係。

4.火山的故事
熾熱的岩漿、驚人的自然力量,一股來自地底的巨大熱能,串聯成太平洋上一條超過數千公里長的火環;地處歐亞板塊邊緣的的台灣,正屬於「火環」的一部分。

5.穿透海平面
海平面,是一道界線,也是一面鏡子;穿透它,就能深入理解島嶼山川的來時路;穿透它,見識到潮流和地形交互作用,產生了豐富的樣貌和生態,教人們大開眼界。

 出版緣起──深入探索, 更覺美好 /謝元凱(「發現」節目製作人)

有機的生命如人類,必須歷經生老病死的常態,無生命的物質世界,亦復如斯。
從地表的蠢動含靈,到地底的滾滾欲動,其生命旋律如出一轍。

若從全球的眼光來看,多數人所認識的臺灣,曾經錢淹腳目、外匯存底多年雄踞世界第一;如今躋身已開發國家之林,電子工業發達,成為科技之島。但是,如果站在地球的高度來看,臺灣渺如滄海一粟;若從人類歷史的縱深來看,臺灣雖有史前文明,卻鮮為人知。直到十六世紀西方大航海時代開啟,台灣的神祕面紗才隨之揭開。因此,我們所認識的台灣,也就僅止於最近這四百年。

連橫的鉅著《台灣通史》序中指出:「台灣固無史也;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日人興之,民國開之。」由此可見,台灣的歷史文化多元、人文薈萃,有其獨特的發展過程。但是,這座孤懸海外的島嶼就只是如此嗎?以人為本的觀照與詮釋,固然是一般人所關切的;然而,如果只從地表的人類活動來發現台灣的一切,其實真是有如瞎子摸象、不見底蘊。

近現代的臺灣,經過幾次大地震的洗禮,終於逐漸瞭解:原來,影響我們生活的還有地底深不可測的變動。這些變動,其實就是造就地球環境的巨大力量;如果沒有這巨大的力量,臺灣島不會出世。

那麼,臺灣的真正身世又是如何?究竟已有多少年的生命?這些疑問,不得不透過現代科學來探究;當然,也需要藉由傳媒工具,讓大眾有更多的認識。因此,在因緣和合之下,肩負推動國家科學發展與教育的國科會,撥出大筆經費補助有意從事科學教育的傳播媒體;大愛電視得此機緣,便選擇與台灣百姓生活環境息息相關的題材,以科學研究和發掘知識的方式,深入探索臺灣的前世今生。

可能許多人不知道,地球已歷經四十六億年左右的生命;而且,影響地球生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板塊運動,便是改變和形成今日地球表面形態的主要地質活動。從海底到高山,無一不受到板塊運動的影響;伴隨而來的自然現象──地震,就是我們最切身感受的地質災害之一。

經過板塊運動的推擠作用,由海底沉積物所孕育的臺灣島逐漸慢慢隆起;五百至六百萬年前,一次驚天動地的撞擊──「蓬萊造山運動」,終於使得臺灣這座聳立著高山的島嶼拱出海平面,屹立於西太平洋之上。是的,台灣從海底「長出來」,這就是台灣的前世;而且,又經過如同人類發育成長的過程,從幼年逐漸邁入青壯年。

形塑大地的力量接連上場,仍以現在進行式持續不斷,具體結果也顯而易見;遍布台灣縱貫南北的山脈,就是板塊碰撞擠壓的最佳證據。從最古老高大的中央山脈,到年輕的阿里山山脈,處處可見大地變動的痕跡;由阿里山山脈的今生來看,便印證了造山運動過程中所必然帶來的各種大自然現象與力量,也就是斷層、地震、崩塌等。除了九二一大地震造成部分阿里山森林鐵路坍方中斷,至今未能修復;二○○八年的八八風災又重創當地,亦讓人記憶猶新。

如今與台灣島合併為一體的海岸山脈,是經過一千多萬年、遠從幾千公里之外長途跋涉而來,乃是由海底噴發出的一座座火山島連結而成,也是板塊運動的結果。板塊運動的碰撞,又造成台灣北部大屯山與觀音山的爆發,形成火山劫餘的地形景觀;當然,也因此蘊藏了地熱的天然資源。

瞭解台灣的真實身世以後,或許會問:這塊地震頻仍的土地適不適合安居樂業?其實,地震的發生到底是幸或不幸實難斷言;畢竟,若沒有像地震這些地底的變動,台灣大地很可能至今仍是一片荒涼,不會出現如今的樣貌,也就不能讓台灣人民享有地底的資源,例如玉石、金礦、溫泉等,甚至也無法演化出這麼多樣化的生態環境。如果有機會去東部一趟,可以在那裡看到台灣最古老的岩層。除了讚歎大地鬼斧神工、留連山海美景之餘,不妨摸摸腳下的石頭,觀察看看是哪一種岩石,正訴說著什麼樣地質變化的故事;也請別忘了放眼瞭望環繞臺灣島四周的遼闊汪洋,提供我們豐富的生活資源和生態環境,有著更多仍待探索的深海祕境。

感恩「發現•臺灣大地奧祕」系列影片的製作夥伴兩年來的努力,也感謝出版部的同仁精心策畫與編輯的這本書,頗能掌握各主題的重點菁華。透過書面的閱讀,應該更能夠讓科學知識容易消化吸收;再與影片對照之後,就會發現其中的知識樂趣,以及擴大觀看自然環境的視野,從此可以驕傲的說道:臺灣真的是一座美麗之島!




Copyright ©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註記:以上任何文字影音著作皆屬慈濟版權所有。
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重製、轉貼、節錄及不得以任何方法曲解畫面原意,未經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利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