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料
本書藉由十二位臺東慈濟志工做訪視的歷程與經驗,勾繪出半世紀來慈濟志業與社會脈動的交會,如曙光敞亮暗角,也為貧窮家庭帶來希望的曙光。
不論是四十多年前的資深志工,二十多年資歷的中生代,或近年受證的慈濟委員,他們彼此懷抱著共同的信念,不辭勞苦,穿街走巷,上山下海,就是為了要守護偏鄉窮苦的鄉親。
這些訪談記錄,不僅為慈濟寫歷史,也傳承了慈濟的慈善志業,更為時代見證留下第一手的史料。
【作者簡介】
本書十二位口述者都是慈濟志工,他們專注於慈善訪視工作,始終視如己親地照顧東部角落地區的弱勢家庭。不論是偏僻的深山、遙遠的海邊,他們的大愛足跡深入每一個苦難的地方,憑藉著一分行善助人的願力,默默地盡本分,做該做的事,歷經半世紀而不改初衷。
目錄
【推薦序】
一頁地廣情深的慈善史 釋證嚴
在臺東 遇見愛 陳進金
播下愛與希望 顏博文
【出版緣起】從曙光中走來
【臺東簡史】曙光先照 克難慈善始於行
明師指點
〔證嚴法師教訪視〕要幫,就要幫得很徹底。——黃玉女
找路高手
〔訪視經驗談〕首次拜訪,我會畫地圖做記號,因此對路線很熟悉。——歐順興
紅塵為舟
〔傳心法〕做志工不挑工作,只要時間許可,通通去做,做愈多學愈多。——范春梅
人生最愛
〔為什麼做訪視〕生活沒有缺欠,能利益社會,就要把握因緣,付出無求。——余輝雄與宋美智
如意算盤
〔傳心法〕只要讓人有機會發揮愛心,緣分到了,任憑誰都會做志工做得很開心。——鄭怡慧
記錄快手
〔訪視經驗談〕學畫家系圖、記錄重點,評估補助才有依據。——陳寶貞
天生俠氣
〔傳心法〕用生命走入生命,個案與我視彼此為貴人。——蔡秀琴
用愛回甘
〔為什麼做訪視〕見苦知福,幸福的人一定要幫助苦難人。——陳瑞凰
守護池上
〔傳心法〕募款的重點在募心,戶數只是付出關心的一個目標。——潘美珍
南迴線上
〔為什麼做訪視〕鄉下地方志工少,我只有小學畢業,就是邊做邊學。——黃吳橋鸞
送愛速可達
〔訪視經驗談〕珍惜有限的愛心資源,開案、結案考驗智慧與用心。——孔張美燕
【附錄】
認識慈濟訪視志工
臺東慈濟慈善個案統計
臺東慈濟慈善大事記
【推薦序】
一頁地廣情深的慈善史
◎釋證嚴
臺東是我當年離開家庭,浪跡東部的第一站;卻是「因早緣遲」,因很早、緣很遲,因為耕耘不得力,有緣又似無緣,實在是很奇妙。記得初到臺東,曾在佛教蓮社暫時落腳,當時黃老師(靜觀)是蓮社的蓮友,她很照顧我。離開臺東,過了幾年就成立慈濟。
慈濟成立第三年,有人通報臺東一位長者吳發(走若)罹患眼疾,幾近失明,獨自棲身在公墓的草寮。為此南下訪視,但是路途生疏,思及臺東有位黃老師一向熱心,對佛法也很正信,於是找她帶路陪伴。就此開始,吳發(走若)成為臺東第一例長期照顧戶;靜觀及其夫婿王添丁校長(思安)一家,也成為臺東的第一顆慈濟種子。
印象最深刻的,早年臺東曾經歷兩次的大災難,一是一九六九年中秋颱風夜,發生在大南村的惡火,導致全村滅村的悲劇。當時我人在臺中,得知消息再難安眠,一早就從臺中兼程趕回花蓮,立刻召集委員開會,準備臺東救濟工作。購買當時最好的臺麗毛毯,載一部卡車送到災區發放。
臺東正式有委員參與慈善工作,是在一九七三年的娜拉風災。那次風災帶給臺東、玉里慘重的災情,是時全省僅有會員六千多人,下個月發放的善款尚無著落;慈濟無懼力量薄弱,立刻展開勸募冬衣和善款,冬衣用鐵路運輸十幾節車廂到災區發放。臺東地區人士終於真正認識慈濟,委員、會員開始增加。
因為王校長夫婦的關係,帶動不少老師加入委員。有家長經濟困難的,學校也會提報個案過來,需要照顧援助的個案就慢慢產生了。很感恩臺東的訪視工作做得很扎實周到,當地的照顧戶真是有福;尤其老師們也會帶動學生出去幫阿公、阿婆沐浴、打掃環境。學生付出之後,不僅滿足自己的環境,也懂得感恩父母,甚至省下零用錢作布施,這是真正愛的教育,都要歸功於校長、老師的帶動。
還要感恩我們的委員慈誠菩薩,他們那種無微不至的愛,每每遇到殘障不方便的個案,他們都不懼繁瑣,親自將生活物資送到照顧戶的家。每一例個案的名字、家庭狀況、需要什麼援助?都記得很清楚明白。臺東的菩薩在個案訪視方面做得十分周全,令人讚歎。
想到臺東地廣人稀,需要幫助的照顧戶很多,相較之下,慈濟人顯得太少了。長濱鄉只有周秀有一位菩薩,為了照顧這些獨居長者和弱勢家庭,忙忙碌碌,從月初做到月底,師父很不捨。慈濟人是多角色多功能,但願菩薩廣招生,有更多人加入慈濟,這條菩薩道就可以開得更開闊更平坦。
臺東這方福地與師父結緣得很早,早期追隨師父的弟子如王校長、陳勝豐、余輝雄等也都先後凋零了,師父實在很不捨。往者已矣,來者可追;很感恩文史處同仁不憚繁瑣,用心聯繫,展開口述歷史的記錄工作,並且延請專人拍攝製作成一部紀錄片《如常》,讓更多人認識臺東這群菩薩,為了發揮無私大愛所展現的那種堅韌的生命力。
【推薦序】
在臺東 遇見愛
◎陳進金
「慈」、「悲」、「喜」、「捨」,是佛陀所說的「四無量心」,也是印度傳統思想中最具美感的情緒展現,不僅為佛教所推崇,同時也是人人共通的心靈語言,深具普世性格。四無量心,不是口號,而是必須由實踐中去體證。如何實踐慈善事業,確實做到「無緣大慈」、「大慈無悔」,則必須依靠一群志工朋友努力開拓福田,從生根、發芽到滋長。
臺東,是臺灣開發較晚的地區,因此保存了多元族群的文化,但也因為長期資源不足,使得許多家庭仍然生活在貧窮中。一九六六年五月,慈濟功德會在花蓮成立,即致力於穿梭陋巷、深入山野,協助貧困的家庭。
一九六八年三月,證嚴法師親赴臺東探訪患有眼疾的吳發(走若),開啟慈濟在臺東地區的第一個慈善志業。之後,王添丁校長、黃玉女老師夫婦接手,讓慈濟的慈善志業得以在臺東綿綿不斷。
《曙光:臺東慈濟志工口述歷史》一書,就是透過口述訪談的方式,記錄這群慈濟志工在臺東地區散播愛的歷程,這些訪視個案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生命故事,都是歷史,都是愛。
近年來,慈濟基金會文史處對於發展口述歷史工作,非常用心,曾經和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合作舉辦工作坊,為慈濟志工與出家師父們設計口述歷史訪談技巧與方法的相關課程。
透過這些課程的訓練,得以讓文史處的同仁與慈濟志工對相關人物進行口述訪談,來記錄慈濟的歷史,也記錄社會的現象,為臺灣保留珍貴的史料。
這幾年來,文史處同仁的口述訪談成績斐然,多篇記錄稿經過嚴格審查後,刊載於最專業的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刊上,例如〈林勝勝女士訪問記錄〉1、〈羅美珠女士訪問記錄〉2與〈朴東燮先生訪問記錄〉3等。而這本《曙光:臺東慈濟志工口述歷史》將是一本以專書形式完成的口述歷史,更令人期待。
《曙光:臺東慈濟志工口述歷史》一書,主要收錄了十一篇的口述訪談記錄稿,從第一代的慈濟志工王添丁校長、黃玉女老師開始訪視個案至今,已歷半世紀之久。
換言之,本書記錄了五十年來慈濟在臺東的慈善志業,訪談內容為慈濟的慈善志業留下活史料,也為東臺灣的社會變遷留下豐富資料。
例如在〈明師指點——黃玉女口述歷史〉一文中,我們看到證嚴法師到墓園訪視臺東第一個個案的經過,也重現了當年王添丁校長騎著速可達機車穿梭在臺東鄉野訪視的景象。
從〈找路高手——歐順興口述歷史〉一文中,我們知道慈濟在太麻里的第一顆種子是鄭秀葉女士,也反映了一些時代現象,像一九六〇、七〇年代臺灣偏鄉家庭「寄藥包」的情形。
在〈紅塵為舟——范春梅口述歷史〉中,我們則看到一位堅毅的女性如何達觀地面對人生的挫折,且積極為慈濟勸募達到一千餘戶會員。
從余輝雄與宋美智夫婦的訪談中,我們好像隨著他們那一部「菩薩車」上山下海深耕慈濟志業,也看到人性最無私的光輝。
在〈如意算盤——鄭怡慧口述歷史〉一文中,鄭怡慧女士除了傳承王添丁校長訪視個案外,也提到花東偏鄉地區隔代教養的社會問題。
此外,陳寶貞即使腰椎開刀,仍然要繼續擔任訪視志工、懿德媽媽,其精神令人敬佩。「愛哭的」蔡秀琴深具同理心,最能感同身受,她的「哭」其實就是一種「愛」的表現。
患有先天心臟疾病的陳瑞凰女士,因自身病痛而轉發慈善之心,與先生徐連松、小姑徐士驊一起攜手投入慈善志業。「兩百分師姊」潘美珍女士,時常穿梭於池上的大街小巷,積極訪視貧戶,播種福田。
在南迴線上的黃吳橋鸞女士,主動訪視吳阿公,從吳阿公的個案也看出退伍榮民生活的困境。在太麻里用智慧關懷長者的孔張美燕女士,善用所有社會資源,讓照顧戶達到最妥善的照料。
這些訪談記錄,不僅為慈濟寫歷史,也傳承了慈濟的慈善志業,更為時代見證留下第一手的史料,是本書最具意義之所在。
因此,我們也可以簡單地說,這本《曙光:臺東慈濟志工口述歷史》,就是:在臺東,遇見愛。
(本文作者為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臺灣口述歷史學會常務理事)
1. 羅富美等訪問,林綉娟等記錄,〈林勝勝女士訪問記錄〉,載臺灣口述歷史學會,《記錄聲音的歷史: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刊》第7期(2016年12月),頁135-164。
2. 吳麗卿、林厚成訪問,陳輝等記錄,〈羅美珠女士訪問記錄〉,載臺灣口述歷史學會,《記錄聲音的歷史: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刊》第8期(2017年12月),頁135-190。
3. 林厚成、沈昱儀訪問,沈昱儀等記錄,〈朴東燮先生訪問記錄〉,載臺灣口述歷史學會,《記錄聲音的歷史: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刊》第9期(2018年12月),頁147-224。
【推薦序】
播下愛與希望
◎顏博文
以前,聽人稱花東地區為「後山」,形容「日頭浮海先照後山」,並沒有特別感受。因為投入慈濟,我來到後山;更因為《如常》與《曙光:臺東慈濟志工口述歷史》的問世,對映照東臺灣的溫煦曙光,特別銘記。
二〇〇五年至二〇〇七年,原任職的公司派我到新加坡分公司,太太玫芬找到新加坡慈濟分會,開始和新加坡慈濟人去當地的養老院和醫療中心,關懷長者與癌末病患、訪視陪伴弱勢家庭。每次活動回來,她常跟我分享慈濟人如何帶她做志工,還有她付出後,如何地感動與歡喜。
有一次,新加坡志工隔天一大早六點,需要去馬來西亞支援熱食發放六百個便當,回推時間,凌晨三點就得出發、半夜十一點多要開始集合挑菜、洗菜、幫忙裝便當。太太想在半夜十一點去幫忙準備,我覺得這是好事,當然鼓勵她,沒想到她高興地打電話「報名」時,卻有點失望地放下電話,原因是「工作人員已經額滿」。
這讓我印象很深——三更半夜去做志工、大清早才能結束回家的差事,竟然有這麼多志工搶著做!太太在新加坡的慈濟因緣,讓我了解慈濟的「志工」與其他慈善組織的「義工」實在是不一樣,回到臺灣後,我也加入慈濟人的行列。
成為慈濟志工後,我對於慈濟慈誠委員有更深刻的認識,從「委員」的英文Commissioner來拆成三個英文字就很清楚——有commit (承諾)與mission(使命) er(的人)。慈濟受證的委員(與慈誠),是有許下承諾要達成上人所託付使命的人,而志工的「志」字上面是「士」,下面是「心」,則是代表有心有願的人,中文加英文的詮釋,才能更完整展現慈濟志工的精神和特別之處。
二〇一九年六月,慈濟基金會出品的紀錄片《如常》將正式上映,這部紀錄片真實記錄慈濟人慈善的精神與行動,即使看了許多次,仍然讓我感動,慈濟人的訪視真正走進人群裏,依每個家庭不同狀況的情況,適度而溫暖地給予關懷與扶助。
《如常》深刻觸動我的,還有資深慈濟人對上人的法深信、入心,並付諸於行動,他們從早年上人親自帶著做慈善的言行舉止中,找到簡單但不易持之以恆的人生道理。臺東資深訪視志工質樸的言行、對照顧戶的細膩關懷,凡事做中學、學中覺,真的是人間菩薩的代表,把上人的法,實踐在人間菩薩道路上。
紀錄片能呈現的人物有限,《曙光:臺東慈濟志工口述歷史》一書適補其憾,本書含納十二位臺東訪視志工的故事,訴說臺東慈濟人在有限的人力、資源下,對臺東需要幫助的家庭,像照顧自己家人一樣的陪伴。甚至關心照顧戶的狀況,比關心自己的健康還要深切,閱讀其中,內心有很深的震動與讚歎!
他們或許沒有高學歷,但心念單純、用心付出,體悟著發人深省的道理,支持著他們在看似一再重複的助人過程中,知足、感恩、善解、包容!他們默默無聞,但成就一股最堅實而穩固的力量,推動慈濟平穩前行。
看過紀錄片,再從口述訪談的文稿中,細品幾位臺東志工的如常人生,可以看到臺東的訪視足跡,脈絡清晰而完整。這些慈濟人的故事很平凡,而且臺東的故事只是縮影;在臺灣、在世界各地,還有更多這樣的人間菩薩,這是真正的慈善的根本,他們能夠走入苦難處,散發光與熱,就如同曙光,令人安心、日日如常。
期待透過這本書,感恩慈濟志工以上人的法,給自己正確的人生方向、給照顧戶心靈上的膚慰,其效用已經超越有形的物質提供;也鼓勵慈濟志工在訪視、做慈善時,不僅是在評估受助者的經濟需求,更著重心靈上的輔導跟陪伴、關懷。
如果沒有深入這個團體,沒有真正接觸第一線的慈濟人,很難想像有這樣的一群志工,甘之如飴做了這麼多事!《曙光:臺東慈濟志工口述歷史》一書,能為讀者開啟視野,詳實的感受慈濟人一直都在!
曙光遍照大地,予人溫暖;衷心推薦這一本值得靜心閱讀以體會生命意義的好書!
(本文作者為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
【出版緣起】
從曙光中走來
臺東向有「後山」之稱,開發較晚,擁有優美的自然環境外,也保留了阿美族、排灣族、卑南族等獨特的原住民文化,被譽為「臺灣最後一塊淨土」。
然而,長期以來,當地仍有為數不少的弱勢家庭生活在貧窮之中,難以自力更生脫離窮困,亟需外界輸入愛心。
社會暗角總有點亮心燈的時候。一九六八年三月二十三日,證嚴上人親赴臺東,探訪患有眼疾的吳發(走若),開啟慈濟在臺東地區的第一個慈善個案,也奠定了親耳、親眼、親手、親腳關懷貧病的訪視模式。從此,慈濟臺東慈善志業在當地志工胼手胝足努力下生根、發芽、滋長,至今已長達半個世紀之久。
早年慈濟在臺東的慈善志業,多由曾任溫泉國小校長的王添丁(法號思安)與妻子黃玉女(法號靜觀)大力推動,帶著資深訪視志工上山下海、四處訪貧,走進苦難者的生活中,用心貼觸他們的心靈。二〇一七年年中,王校長往生,臺東慈善志業的第一頁自此成為歷史。
慈善工作是慈濟志業的根本。在慈濟菩薩道上,臺東志工有王添丁、黃玉女作為先行者開拓福田,後繼有人絡繹於途,持續讓慈濟精神綿綿相續,逐漸累積了不同的經驗與方法。
為了保存臺東慈善志業的活史料,慈濟基金會文史處規畫以當地資深、中生代的訪視志工為訪問對象,採集口述歷史,留下歷史紀錄,以廣布「舊法新知」,同時也讓社會大眾見證臺東慈濟志工辛勤耕耘慈善志業的歷史足跡。
臺東早期慈善訪視的經驗及其傳承是慈濟慈善史跡的重要一環,而從投入訪視工作的志工身上,透過其口述的方式,作為慈濟慈善訪視歷史的記錄方法,較為少見。難得的是,在許多賑災、訪貧或義診活動中,都是經由慈濟志工親身體驗,從做中學、學中覺的精神累積而成為所謂的「慈濟人文」,因此證嚴上人稱人人都是一部大藏經。如何讀這部大藏經?口述歷史是一種方法,也是最直接而可貴的紀錄。
口述歷史是採訪者與受訪者互動下的產物,無論主題是以人繫事或以事繫人,皆是人物訪談的形式,經過當事人回憶、口說,愈來愈清楚地勾勒過去事件的輪廓,從有聲到無聲、口語轉成文字,落於文字,發揮口述歷史提供機構出版或學術研究的功能之一。
口述歷史的另一個功能是力求史料保存完整,訪談時將以錄音為主,照相、錄影為輔,除了保留錄音檔、文字紀錄外,倘若人力、物力情況許可,盡量留下影像素材,以供日後他用。
重要的是,由於無法確知受訪者是否能夠具體說明曾經歷過的事件,並是否有能力充分描述細節,所以確認是否為有效訪談的方法,唯有透過實際的訪問、接觸。初訪確認訪問的方向與主題,二訪、三訪以深化文稿為目標,並與受訪者確切掌握訪談節奏與文稿內容。
由於慈濟志工是以人情為基礎的龐大人際網絡,團體中的成員來自各行各業,彼此共通點是受到證嚴上人的精神感召影響,而投入利益社會的行列,實際上可能識或不識,因此必須先透過初訪,使採訪者、受訪者增加對彼此的熟悉感,初步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同時卸除受訪者不知道要談什麼的心理壓力。
其次,人不離事,事不離人。初訪還可縮短訪前所見資料得到的印象與實際情況的落差,也就是可以確定受訪者是否為某一事件的實際參與者,而非僅僅由所得資料判斷受訪者參與事件的程度,因而錯過口述訪談的方向。
至於臺東訪視志工口述歷史專書訪談人選的產生,係透過慈濟基金會慈善志業發展處提供的推薦名單、《慈濟月刊》、大愛新聞等資料,擬定適合的對象。其中,以王添丁、黃玉女為中心的臺東首批資深志工,不但訪視資歷多在二、三十年以上,許多人也定居臺東多年,對當地環境、地方事務相當熟悉。中生代志工則跟著資深志工訪視,可補充臺東在偏鄉耕耘慈善志業的另一個面向,協助採訪者、編稿者找出當地志業的特色,因此少數人也列入採訪名單中。
訪談人選以具「為慈濟寫歷史,為時代作見證」的經驗值為標準,設定訪談主題時,先以慈濟志工的生命經驗為主,同時透過慈濟人連結地方事務,藉以增加歷史縱深。臺東慈濟志工以慈善訪視為本,屬於慈濟的歷史;個人所見所聞,或涉及臺東地區及東臺灣的重大史事,則視為時代的見證。
地處後山的臺東,「日頭浮海先照到山」,蒙受臺灣美善之島的第一道陽光,猶如點亮許多生命暗夜的那一道「曙光」,明亮而溫暖。本書藉由十二位臺東志工做訪視的歷程與經驗,勾勒出慈濟志業和社會發展的交會脈動,從四十多年前即投入的資深志工,到二十多年資歷的中生代志工,再到近年新受證、同樣以堅定心念守護偏鄉窮苦居民的志工,經由他們的憶述,呈現慈濟志工投入慈善,實踐佛法「苦眾生之苦」的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慈濟早年慈善足跡的口述歷史專書,呈現出臺東慈善志業的精神與價值,對外,是慈濟慈善工作的宣揚;對內,則是法入行中的具體展現。如曙光後的旭日東升、光芒萬丈,帶動後繼者繼續行在這條菩薩道上,讓更多志工在了解訪視時,各有不同的方法與體會,讓慈濟大愛之行,像中天之日,溫暖人心,讓需要幫助者皆有所依、皆有所助。